民间习俗:丧事四禁忌你都知道吗?

很多人认为灵魂也是有寿命的

不否认轮回的存在

都宁愿相信肉体消亡后灵魂仍然存在

而民间习俗对丧事都会特别注意禁忌

具体禁忌有哪些都知道吗

1、眼泪不能掉逝者身上

亲人过世都会难免伤心,要节哀,都听过节哀这句话,却不知道节哀是什么意思,而在各处都有哭丧的习俗,在过去哭的声音不够大,还说明不够孝,这话是我外婆跟我说的

现代早已淡化了这些哭丧习俗,但是据民间老辈人传说,节哀的深层意思就是节制眼泪,如果伤心过度把眼泪掉到了逝者身上,逝者会有感觉的,会影响逝者无法专心上路。

2、守灵是为了防惊扰

无论是守录还是入殓时,丧事时灵堂总不能离开人,也是为了防止猫狗惊扰逝者生灵,老辈人传说猫是鬼门关的守护神,防止鬼逃出地狱祸害人间,狗是哮天犬的人间化身,都是能辟邪的动物。

听老辈人传说,灵堂主要是为了让亲人魂魄得到超升,如果有猫狗存在,亲人魂魄不敢回来,就得不到超度了。

3、忌双日出殡

双日则有不祥的预兆,认为双日出殡有死两人的含义,因而出殡时必择单日,忌于双日举行。

4、忌欢乐

古人如此说:《礼记- 檀弓上》云:“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故忌日不乐。即亲丧之日,逝者丧生之日,做欢乐的事情会视为大不敬。在“忌日”亦称“忌食”之时,

噩耗来临再多的心痛与不舍也无法挽回,寿命百年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父母的老去,先辈们的离去。痛苦、心碎、悲伤、呜咽,慢慢转化为祭奠、悼念、思念、祈福。最后沦为的就是丧葬文化、祭奠文化。

古人这样守孝:三年内不洗澡、不剃头、不同房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在古代社会,小到百姓生活,大到治国理念,忠孝文化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才有“以孝治天下”这一说法。

尤其是古代的“守孝”习俗,最能体现中国孝文化深远的影响力。所谓“守孝”,指的是尊亲(一般指父母)去世后,子女必须呆在家中,在一定期限内停止一切娱乐和交际,表示对父母深切的哀悼。

古代的守孝时间统一定为三年,为何要三年?这来源于孔子的一句话:“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意思是说,你出生之后,至少三年离不开父母的日夜呵护,所以把守孝时间定为三年,这是对父母恩情的回报。

再来说说关于停灵的问题,为何人死之后要停灵三天后才入殓?据西汉《礼记·问丧》所载:“三日而后殓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意思是三天后入殓是为了等死者复生,如果三天后没有生还,一般就没希望了。

当然,人死之后复生的概率极小,停灵的主要目的还是出于亲人对逝者的不舍和奠念。当然停灵还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丧葬的准备工作,或者为了等待远方赶来的亲友见上最后一面,所以有些停灵改为了五天,甚至七天。

在停灵期间,亲人在遗体旁边日夜守护陪伴,以尽孝道,叫做“守灵”。古人认为人死了但灵魂还在人间,在赴阴间之前,逝者还会挂念家人,所以要回家看看。为了让亡灵找到回家的路,所以在遗体旁边要点上一盏灯作为指路,保证日夜点亮,称为“长明灯”。

古代奉行“三日而殓,三月而葬”的习俗,遗体入殓后要三个月才下葬。下葬之后,子女开始守孝,通行的守孝时间一般是三年。子女孝不孝,关键看守孝。守孝这个环节是体现子女有没有孝心的最大考验。

在三年的守孝期间,孝子要在父母的坟前搭一个简易棚,晚上睡在棚子里面。吃饭要以素食为主,也不能喝酒,不准洗澡,不准更衣,不准剃头,不准听音乐,不准与妻妾同房。如果孝子在守孝期间生病,在饮食上则可以放宽,允许喝酒吃肉增加营养。

在古代还有一项专门针对官员的守孝制度,叫做“丁忧”。如果儿子在外地当官,无论官职多高,在他得知死讯的那天起,必须马上辞官回家,奔丧守孝,时间也是三年。如果隐瞒不报,一旦查获,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轻者革去官职,重者将永不录用。

按照规定,官员在丁忧期间不准应酬,即使是京官也不能跟地方官员见面,吃、住、睡都应该在父母的坟前。当然,有时候朝廷有重要安排,不允许孝子回乡丁忧,这种情况称之为“夺情”。还有一种情况,丁忧三年期限未满就被朝廷召回,叫做“起复”。

为何要守灵?守灵有什么禁忌

守灵/守夜是什么意思?为何要守灵?

守灵是指陪伴往生亲人在灵堂守夜,会有这项习俗,是因为在早期,科技还不发达时,没有殡仪馆和冰柜,所以往生亲人的灵位和遗体,一般只能放在家里,因此在盖棺入殓前,为了避免让野猫、野狗或是老鼠,破坏往生者的遗体,通常需要有人来负责守灵,不过随着时代演进,往生者的遗体,大多都放在冰柜或棺木内保存,所以也就不会有遗体,被野生猫狗破坏的状况发生。

另外一个说法是,有的人认为,灵堂的香火不能中断,因为香火有传承的意涵,如果香火熄灭有不敬之意,不过如果以现代的角度来看,这个礼俗背后传递的意义,应该是提醒我们,要记得对往生者的思念与感恩吧!

但是如果香火真的不小心中断的话,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只要赶快点香并更换上去就好,再说,现在大多都使用环香(可燃烧8 个小时以上),代替传统的立香,所以也不太会出现香火中断的情况。

l 出殡前一天要守灵?守灵要守多久时间?

以传统来说,守灵通常是从竖立灵堂开始到出殡的前一天,因为在盖棺入殓后,就不会有尸体被小动物坏破的情况发生。不过,你应该也发现了,守灵这个礼俗,它的象征意义早已大于实际意义,若以现代来说,大多数家庭通常只会在出殡前一天晚上,齐聚在灵堂为往生亲人守灵,这一个夜晚,也象征着最后陪伴亲人的时间。

l 守灵禁忌要注意!出嫁的女儿、孕妇可以守灵吗?

传统受男尊女卑的观念影响,有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要侍奉夫家的祖先,不能回原生家庭守灵,不过随着时代的演进、观念的开放,现在大多数的家庭,都会让女生一起轮值守灵,因为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都是家族中的一份子,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不应该因为性别而有所不同,不过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太相同,建议要以家里或是长辈的说法为主。

但是为什么孕妇不能守灵呢?因为孕妇肚子里怀有宝宝,若跟着一起熬夜守灵,对胎儿会有不好的影响,而且也不太合乎情理,因此非常不建议让孕妇参与守灵喔!

人去世后为什么不允许猫进入灵堂?

1995年,在黑龙江的哈尔滨,一位李老太去世后遗体在家里停灵时,不曾想一只猫却不知何时进了灵堂受到惊吓后从李老太的遗体上跳了过去。惊悚的一幕发生了,猫从遗体上跳过去后刚落地就一命呜呼了,而躺在棺材里的李老太却突然坐了起来!

这件事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哈尔滨,李老太生前一直跟儿子儿媳住在一起,日子过得甚是平淡。李老太的儿媳是个性格强势的女人,双方平日里没少闹矛盾,这天李老太再一次跟儿媳发生了争执,一气之下回到自己住的房间里寻了短见!等儿子发现情况不对劲时,老人已经不在了!

伤心不已的两口子打算让老人的遗体在家里停放一晚,等天亮后喊几个邻居帮忙安葬,当天晚上就由他们夫妻二人为老人守灵。因为正值冬天,北方冬天的夜晚不仅冷,而且特别漫长,终于到了后半夜两人实在撑不住了,就眯上眼准备打个盹儿。怪事就在这时发生了!

不知何时灵堂里进了一只猫,迷糊中老人的儿媳看见了打算撵走它,不知是受到惊吓还是其它原因,猫直接从老人的遗体上跳了过去。猫爪刚落地,原本活蹦乱跳的这只猫顿时就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更吓人的还在后面,原本躺在薄棺里的李老太却突然坐了起来!更要命的是,她的脸跟从前不一样了,变成了一边人脸一边猫脸的“怪物”!

这可把一旁的儿子儿媳吓得不轻,顿时一个机灵就撒腿往门外跑去,打算到村里其他人家里借宿一宿。可说来也怪,平日里谁家要有个响动,整个村的狗都会彻夜叫个不停,非把人给吓跑才会停下来。但这天晚上,任凭李老太的儿子如何敲门、如何喊叫,村里的狗都像集体睡着了一样,一点响动都没有!

不光如此,连平日里热心的邻居们也像事先约定好的一样,任凭李老太的儿子如何敲门都装作没听见。后来,好不容易敲开了一户人家的大门,两口子在里面瑟瑟发抖地待了一晚上。从那之后,村里就接二连三发生了怪事。

一开始,是村里人家的鸡被偷,明明晚上鸡舍的门关得紧紧的,等早晨起来鸡却少了!后来逐渐变成了牛羊之类的牲畜被盗,再后来,竟然有小孩莫名其妙的失踪了。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以至于学校不得不严令规定:上下学必须结伴而行,不允许单独行动;孩子的手腕上都要绑上红绳…

当然这件事后来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还专门派人下来调查具体缘由,事情真相具体是啥因为年代比较久远已经无从得知了,但民间普遍认为的解释是:当时有很多不明身份的人经常在社会上四处乱窜,家长考虑到孩子的安全,就编造了“猫脸人”的故事来吓唬孩子不让他们乱跑。

虽然“猫脸人”事件最后的结果不得而知,但我们还是能从李老太的儿子儿媳的做法中得出一些守灵时的禁忌,比如不能让猫进入灵堂。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猫不能进灵堂”的习俗,亲属在为逝者守夜时,其中一个任务就是不让猫狗随意进入灵堂。那民间守夜为何会有这个习俗呢?猫进入灵堂会有什么后果呢?弄清楚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一、灵堂是肃穆庄严的地方,防止猫狗进入是对逝者的尊重。不管是农村厅堂设置的灵堂,还是殡仪馆布置的灵堂,都是用来停放逝者遗体的,供亲属有个祭拜逝者的地方。所以,灵堂是非常庄严肃穆的地方。

人受到礼仪礼节的约束在灵堂上会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对逝者的尊重,但猫狗却不一样。猫进入灵堂后,可能仍然会像平常一样在里面四处走动跳跃,甚至趁人不注意时在遗体上胡乱踩踏,这是对逝者极大的不尊重。所以为了防止这些意外状况的出现,守夜时不能让猫进入灵堂。

二、猫身上带有静电,肆意闯入可能会引发意外,给守灵的人造成紧张和恐惧。猫的身上长满了毛发,它们又喜欢到处蹭,所以身上会带有很多的静电。据统计,猫身上的毛发中存在着2万多伏巨大的静电。

而人在去世后,短时间内身上的生物电并不会全部消除,会有部分余存的生物电。当猫进入灵堂后,如果不小心从遗体上跳过,猫身上的静电会和遗体余存的生物电就会产生冲突,刺激遗体的皮肤组织活动,遗体就会自动直立起来。

可是大多数人并不理解这种现象背后的科学依据,只能以现有的认知水平进行胡乱猜测,久而久之人们就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甚至在守夜时引发一些意外。

三、猫进入灵堂后会四处乱窜,可能会对遗体造成破坏。殡仪馆的灵堂因为有专门工作人员的值守和流程布置,所以很少会摆设祭品,但农村设置的灵堂则不同。受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灵堂设置好后会在供桌前摆上祭品,而这些祭品多是猪牛羊肉和蒸熟的馒头等。

农村的猫狗多处于散养的状态,它们习惯了到处去翻找食物,所以经常能在垃圾堆里看到为了食物争抢的猫猫狗狗。灵堂里摆设的供品,很容易被嗅觉灵敏的猫闻到,顺着气味进入灵堂后它们会为了食物四处乱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遗体很可能会遭到破坏,比如猫在偷到食物后会赶紧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待着然后享用,而它们选择的这个地方可能就是停放遗体的棺材,所以为了避免这些意外的出现,不让猫进入灵堂确实很有必要。

以上三点原因即是猫不能进入灵堂的原因,既是为了对逝者保持尊重,也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情况。其实,亲属在守灵时除了不能让猫进入灵堂,还有以下几方面在守夜时也需要特别注意。

一、胆子小、身体虚弱的人不适合守夜。前面说过灵堂是非常肃穆庄严的地方,人在进入这种环境后心理上会不自觉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平常如果胆子小的话,很容易因为情绪紧张胡思乱想,让自己陷入更敏感、更多疑的状态,对身心健康非常不利。

而且守夜的话对身体素质也有要求,因为守灵需要人熬夜,如果身体素质不好的话是熬不了夜的。所以如果守灵的话,一般都会安排身强力壮的年轻人。

二、守夜时需要保持严肃的神情,对周围保持警觉,防止因为小动物误闯灵堂引发意外。守灵其实是孝道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后辈子孙陪伴逝者在世间的最后一程,所以这种场景是非常悲伤严肃的。

夜晚人的精神都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散养的动物会趁此机会闯入灵堂,对遗体或供品造成破坏。所以一定要保持警觉,对周围的环境随时保持警惕,及时赶走误闯的小动物,以及处理灵堂上突发的意外情况。

贩毒分子侵吞毒资,吸毒人员灵堂追“债”?

今年5月初的深夜十点,常德市临澧县新安镇发生了一起几名男子在灵堂“闹事”的案件。据悉,新安镇居民苏某振正在家中设灵堂吊唁亡母,却遭三名男子以“苏某振欠钱不还”为理由,强行闯入其亡母的灵堂闹事。起初,临澧县公安局新安派出所的民警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经济类纠纷案件,但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民警很快嗅到了一丝异样……

——谁也没想到,这样一场发生在灵堂上的闹剧,竟牵扯出了一条从湖北延伸到湘北地区的“贩毒链条”,而在亲友眼中“老实巴交”的苏某振,则是这条“贩毒链条”上至关重要的一环。

闯入灵堂“追债”?

追的是“赌资”还是“毒资”?

一天深夜,临澧县新安镇的居民苏某振正为其母料理丧事,现场一片肃穆,人人神情悲恸。然而,在浓浓的夜色掩映下,灵堂内竟突然闯入三名“不速之客”,只见这三名男子气势汹汹,显然是来者不善,刚进门便不由分说揪住苏某振的衣领,高声叫嚷令其“还钱”。灵堂内众亲友见这阵势,愈加悲愤,与前来“闹事”的男子推搡起来。正当两方僵持不下之时,终于有人拨通了报警电话。

新安派出所接警后立即组织警力赶到了现场。起初,民警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经济纠纷类案件,但从与当事人苏某振的对话中,经验丰富的办案民警很快察觉出了该案很可能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苏某振在回答民警的询问时,神情紧张,眼神闪躲,尽管自己亡母的灵堂被闯入闹事的三名男子折腾得一片狼藉,但他竟然自愿放弃追究闹事者的法律责任,并坚称是自己欠闹事者一千多元“赌资”在先。

苏某振的反常举动立即引起了办案民警的关注。回到派出所后,办案民警共同复盘了这起“奇怪的纠纷”,并着手调查苏某振与闹事者的相关信息,而调查得到的结果,更加佐证了派出所民警心中的猜测——苏某振以及擅闯灵堂的三名闹事者曹某、乔某、胡某华均有吸毒前科,而看似是该案最初“受害者”的苏某振,实则很有可能是贩毒分子,他欠的极有可能不是“赌资”,而是“毒资”。

办案民警循线深挖!

入鄂缉拿贩毒嫌疑人

办案民警经过一段时间锲而不舍的层层深挖,最终掌握了相关线索及证据,但此时的苏某振,已经回到了其长期居住务工的湖北省荆州市。为避免打草惊蛇,办案民警先后前往刻木山乡、合口镇,通过连日走访与蹲守,将起初在灵堂“闹事”的三名吸毒嫌疑人曹某、乔某、胡某华一一抓获,又根据已抓获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及违法行为人供述,进一步确定了苏某振涉嫌贩毒及骗取“毒资”的违法犯罪行为。

6月的一个大清早,新安派出所民警轻装简行,毅然赶赴湖北省荆州市,并在荆州当地警方的配合下,迅速锁定了苏某振于荆州的居住地。但自知干了坏事的苏某振,一早便有防备,导致警方第一次抓捕未成功。带队实施抓捕的新安派出所教导员高峻凭借丰富的经验,又立刻换了一套“欲擒故纵”的抓捕方案,令参与实施抓捕人员由“明”变“暗”,与苏某振暗中展开较量。最终,苏某振在警方带来的强大震慑与重压之下选择自首。

临澧警方利刃斩“毒链”

案件水落石出

随着苏某振的落网,一条由湖北通往湘北的“贩毒链条”被临澧警方拦腰斩断,而该案的完整案情也随之浮现出水面。

据苏某振供述,其于今年三月至四月间,多次向毒友曹某、乔某及胡某华贩卖毒品以供其吸食,并从中获利数千元。但在双方进行最后一次毒品交易时,苏某振竟在收取曹某等人支付的一千余元“毒资”后玩起了“消失术”,令曹某等人十分意外、气愤不已,但因苏某振长期在湖北境内居住务工,令曹某等人苦寻而不得,直至5月初,曹某等人意外得知苏某振的母亲去世,而苏某振也已于近期回到临澧为其母操办丧事。得到消息的曹某等人大喜过望,认为自己被骗的毒资终于能追回,遂集结于苏家灵堂内闹事,这才有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苏某振对自己涉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曹某对自己容留他人吸毒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乔某、胡某华对自己吸毒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苏某振因涉嫌贩毒、曹某因涉嫌容留他人吸毒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乔某被裁决行政处罚10日;胡某华因吸食毒品已被责令强制戒毒。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老人去世灵堂飞来仙鹤,答案可能没那么复杂

日前,一则“灵堂飞来仙鹤”话题受到热议。在评论区也有不少人发出质疑:“给3000元仙鹤肯定听话,有的殡葬行业就有这种服务。”近日,事发地辽宁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管理局回应,丹顶鹤不可能被殡葬行业用来从事服务。(据4月19日东北网)

一段“老人去世后,丹顶鹤前来灵堂,朝着老人遗像的位置低头好似鞠躬”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让人啧啧称奇。这对当事家属来说,是一种安慰。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老人“驾鹤西去”是吉祥之事,是一种对去世老人生前作为的肯定。多做好事,才会有如此好报。

当然,这一幕也引来不少人的猜测。有人作了一些迷信的解读,也有人认为这是“殡葬行业的服务”,是收费的。

迷信的说法不值一驳,那么这是不是收费服务呢?在网络服务如此发达的今天,凡事不难找到蛛丝马迹。但是笔者从网络上搜索相关关键词来看,没有一个能准确提供相关服务的地址和店铺。也就是说,这个“仙鹤进灵堂的殡葬服务”大概率是不存在的。

根据当地官方的说法,“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管是人工繁育还是野外驯化,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殡葬行业用丹顶鹤进行行业服务也是不会允许的。”这也和村民所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殡葬公司没人敢养”,以及家属所称“自己飞来的”相印证。

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驾鹤西去”虽然有传统文化支撑,但肯定不符合科学逻辑。不少人从丹顶鹤的脚上看到了脚环,于是就猜测这是人工饲养的,或者是人工饲养后放飞的,所以不怕人。如果真的是人饲养过的,这只丹顶鹤能进到村民家,甚至还到处转转,这就解释得通了。

这个解释更符合逻辑。辽宁盘锦有“鹤乡”之称,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芦苇荡,是丹顶鹤迁徙通道中的一个重要停歇地。而且,当盘锦市还有很多人工孵育、饲养的丹顶鹤基地。有网友就称,丹顶鹤到村民家转悠找吃的,并不奇怪,偶有发生。网上也有图片显示,有人与丹顶鹤近距离相处的画面。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偶然事件,非常巧合,这家村民有老人过世,于是拍了视频传到网上,引起了众人关注。当事人家里的老人走了,把这当作是一种心理安慰,对丹顶鹤的行为作符合自己希望的解读,也是人之常情。对丹顶鹤的到来寄托美好的寓意,很正常。如果说是“收费服务”,肯定也让家属感觉不舒服。

对其他人来说,对迷信的说法要保持警惕,不要牵强附会。当然,对一些恶意的揣测,有关部门应及时作出澄清,以免他人误解。同时,这也提醒大家,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哪怕它不怕人,见到它的时候也要多些敬畏,少些伤害,顺其自然就好。

两场美国小学生的葬礼

迈特·罗德里格斯喜欢动物,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

  阿梅丽·乔·加尔萨最爱紫色,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美术老师。

  她们是四年级小学生,但不会再升入更高的年级;她们本可能有更多喜好和憧憬,但人生不再有新的可能——她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0岁。

  5月24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小城尤瓦尔迪,一名把突击步枪作为自己生日礼物的18岁高中生闯进罗布小学,枪杀19名小学生和两名教师,制造了美国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

  5月最后一天,阿梅丽和迈特的亲友为她们分别举行了葬礼。

  这是小城为枪击案遇难者举行的头两场葬礼。其他遇难者的葬礼也将陆续举行。

  电视画面里,满目是鲜花、爱心和玩偶,但堆积的颜色越鲜妍,越让人觉得悲伤。

  葬礼上,人们纷纷称赞阿梅丽和迈特是“英雄”。枪击事件发生时,阿梅丽试图拨打911报警电话帮助同学;迈特试图保护表弟,并告诉同学们往哪里躲藏。

  她们只是10岁的孩子,本不应该成为奋不顾身的英雄,只需要在家人和社会的呵护和关爱中快乐健康地长大。

  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的实时统计显示,今年1月至5月,美国逾1700人死于各类枪击事件,其中包括约640名未成年人。

  就在尤瓦尔迪为小学枪击案受害者举行首场葬礼的同一天,在美国各地,又发生多起枪击事件。当天凌晨,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市中心发生枪击案,造成包括一名17岁未成年人在内的10人受伤。当天上午,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一所中学刚在路易斯安那泽维尔大学校园举行完毕业典礼,校园就发生了枪击案,3人受伤。

  校园枪击案频发、枪支暴力泛滥,能否推动美国的控枪立法?

  就在罗布小学枪击案发生3天后,美国最大拥枪游说团体“美国步枪协会”的年会暨枪展在休斯敦市中心如期举行。27日年会开幕当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不少共和党政要登场致辞。

  会场内,支持拥枪者人头攒动;会场外,主张控枪者群情激奋。

  抗议集会上,手举“保护儿童,而不是枪支!”的示威者吉姆·亨尼克特对新华社记者说,“这(阻止枪支暴力)不应该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我们想不想拯救孩子的常识。”

  然而事实上,支持拥枪,还是主张控枪,往往体现鲜明的党派立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评论说:“围绕对待枪支的激烈分歧,两个美国的故事在休斯敦市中心生动上演。”

  美国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十大枪击案,有6起发生在过去10年里。但令人悲哀的是,如此之多无辜生命的惨烈离去,竟不能打破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控枪立法上的僵局。

  抗议集会上,一些示威者手举这样的标语:还要失去多少人的性命,才能带来改变?

  年复一年,答案在风中飘摇。

小区楼下要建“白事馆”?居民吐槽:敲锣打鼓谁受得了?

白事馆”居然准备建在小区大门口?这等荒唐事发生在拱墅区“郭家厍(shè)锦文雅苑”东区西门口,周边商铺云集,隔壁是幼儿园,对面是大关中学,人来人往、车进车出的地方,之后建成了(因为按照当地风俗一旦有人过世要敲敲打打三天三夜),会严重影响我们居民的休息。希望有关部门出面管管,能考虑到大家的心声,另觅新址。

也不是反对建白事馆

但开在小区楼下谁受得了?

发帖的读者姓陈,据他说,小区西门北角一处经营用房将要被改造成白事馆,这两天正在拆墙装修。这个事我是不同意的,搞成之后,这里经常要敲锣打鼓,谁受得了?再说隔100米处是大关中学和花园幼儿园,势必要受影响。

橙柿直通车记者来到郭家厍锦文雅苑西门,沿边是条郭家厍巷,锦文雅苑分东西两个区,有2000户左右,共19幢楼。是拆迁安置小区,安置有郭家厍、孔家埭、祥符桥、总管塘、渡驾桥5个自然村的村民,其中以郭家厍村为主。

靠东区沿街都是商铺,靠西区有大关中学和祥符派出所北星社区警务室。郭家厍巷到头,有一个垃圾回收点,边上靠东区的底层两间商铺和二楼就是陈先生所说的白事馆位置,目前堆满建筑垃圾,里面的墙拆空了,没见到工人师傅。但从现场来看,施工还是在继续的。

商铺的上面是锦文雅苑1幢。住在这幢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是孔家埭村的,白事馆属郭家厍村的,他们住在对面15幢。这个商铺4月22日动工,一开始我以为是哪个老板租下来在装修,后来还是对面15幢的人说这里要做白事馆。我觉得对我们1幢影响最大,村里和社区都没跟我们讲过。”

李女士拿出打印好的情况说明,有200多位业主在上面签名,她准备和几位业主拿着这份情况说明去社区反映。

李女士说:“我们也不是反对建白事馆,毕竟这是风俗,大家都可以理解。但要设在我们1幢楼下就不合适了,如果都集中在这里做白事,敲敲打打,我们这幢楼就没有消停的时候,能不能换一个离住宅区远一点的地方?”

住15幢的俞大姐也拿着一份情况说明,准备去找村委会。她说:“白事馆设在这里,周边都是商铺,对面是学校,人流量非常大,对居民生活影响会很大。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我们村另外有地的,北面过河原来有个4S店,现在店空了,而且是独立空间,不会有影响。”

“我们是3天前才知道这件事,这3天马上有200多户提出抗议。”李女士说。

祥符街道:白事馆停建

橙柿直通车记者联系了北星社区,社区主任告诉记者:“白事馆这个事有很多居民打电话来反映,我们也跟郭家厍村村委做了非常多的沟通,本意也是不办丧事,就是村里办几桌吃吃饭。现在既然反对的人多,村里决定不用这个地方了。”

后来,祥符街道发出通知,锦文雅苑1号楼底下商铺“白事馆”停止建设,商铺将作他用。

村改居后哪里办白事成了问题

萧山区发布《移风易俗倡议书》

2021年萧山多名万科世纪之光的小区业主反映,小区对面的拆迁安置房建设工地上,在建“白事馆”,后在主管部门的协调下,“白事馆”更改为活动用房。

萧山孙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小区的白事是在小区停车场办的,分两块,前面一块办“红事”,后面一块办“白事”。这几年也没什么冲突。

现在提倡文明祭祀,村改居“大户”萧山区,今年5月8日发布了《移风易俗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我们每个人都是萧山城市文明的代言人,为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营造文明祭祀社会风尚,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我们发出倡议:

弘扬“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传承“勤俭、戒奢、崇德、尚礼”的良好家风。摒弃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广收礼金、庸俗愚昧的不良风气,让厚养薄葬成为善美家风。

严禁吹打弹唱噪音扰民,坚决抵制公共区域搭建灵棚、设置灵堂,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鼓励网络祭奠、鲜花祭祀、植树祭扫、踏青遥祭、家庭追思会等祭祀形式。

禁止焚烧纸钱冥币等祭祀用品,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反对抛撒乱扔纸钱等不良习俗。倡导简化治丧仪式,破除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减少人员聚集,做好疫情防控,崇尚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社会风尚。

红事白事队伍路上相遇,究竟谁让谁先走一?

生活中总有一些碰巧的事情,有些事情碰到的时候,确实有点让人为难,有些可能放得开的人,就没有想到什么事情,有些想不开的人,可能会想到这么倒霉呢,怎么会碰到这样的事情啊。

尤其是生活中的红事,本来是高高兴兴地事情,但是如果是在路上,遇到举办白事的人群,估计不少人就感到非常无奈。

在这样的情况下,是白事给红事让道,还是红事给白事让道,估计不少人会有不同声音。

红事白事这么巧合碰到一起?

说起来有点难以置信,这样的事情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其实这样的事情发生,也让人感到有点为难,难就难在谁让谁的问题。

湖南湘潭市就发生这样的事情,在乡间小道上,估计双方都不知道对方办事情与路过这条小路,因此办理白事和红事的队伍居然在路上相遇,看到这样的状况出现,双方都有点为难。

不知道情况之下,好像谁让谁,都是一个问题,他们之后会怎样面对呢。

白事队伍竟然让了红事队伍

确实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也是没有想到,估计是他们选择的时间有点冲突了,一般情况下,白事都是在下午就上路的,红事在上午接亲,可是不知道哪个队伍选择时间出了问题,因此他们碰巧遭遇到一起。

如果双方都不想让,往往会出现大问题,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白事这边队伍一位长者出来说话,先让对方队伍过去吧。

因此红事队伍得到顺利通过,不过不少人不买账,说红事队伍里的司机不懂事,没有主动停下来让对方通过,真是不懂规矩。

网友有不同声音出现

这样的事情确实是巧合,碰到一起也算是有点不可思议,但网友表示有不同的说法。

一网友认为:这没有什么神奇的,这是好事啊,碰到白事这是寓意升官发财,白头偕老。但出现这样的情况,自己表示不理解,怎么会出现白事给红事让道,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网友乌鲁木齐兔哥身边事:

一个地方一个习俗,我们这里,白事出殡是过了中午,大概1-2点。红事都是早上的,讲究越早越好。冬天都是抹黑去迎亲。白事红事根本碰不到一起的……

网友云中漫步126517516 认为:

各地风俗不同。但一般是远远看见了就停下让白事。

这样的事情很难出现,但出现了就要尊重各地规矩

不知道是不是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做法,但不少地方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死者为大,红事白事相遇,红事肯定是要让道白事的,让道后等到白事人员过完后,还要先放一挂鞭炮才会大吉大利。

这真不是迷信,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习俗。如果你让白事让红事,有点说不过去,红事一般有车子接送,而白事这边一般有几个到十几个人抬着几百斤重的棺木,而且棺木不能放下,放下就要下葬,因此一般都是红事让白事。

至于是否会让红事大打折扣,这个就要看各地风俗,有些地方认为红事撞见白事是不吉利事情。而有些地方认为红事撞白事,见棺发财,是人生难得一遇的吉兆,预示着红事主人一定会家大吉大利、升官发财。

俗话说得好,两家喜丧同日子,先让喜家发轿子?大路通天,各走一边,你我都大吉大利。

殡葬服务机构有序开放祭扫 市民需提前预约登记

近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根据肇庆疫情防控形势,从5月26日起,全市殡葬服务机构现场祭扫活动有序开放,市民可提前通过电话或网络预约前往殡葬服务机构、烈士纪念设施祭扫。

  记者了解到,肇庆市殡仪馆、肇庆常青仙乐园、肇庆市五福墓园、高要区南岸长乐墓园可实行网上预约祭扫,其他殡葬服务机构则可直接关注机构微信公众号按指引进行预约。

  市民政局提醒,参加祭扫人员须出示与预约信息相对应的有效身份证件,全程佩戴口罩,并经现场测温、扫场所通行码并核验健康码、行程卡后方可入场。除无法预约的老年人和14周岁以下随行儿童外,无预约人员不得入场。另外,按照每日接待群众祭扫量要求,每宗祭扫人员不超过5人及祭扫活动控制在1个小时内,祭扫期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由于祭扫场所停车位有限,市民政局呼吁,前往祭扫的市民选择错峰祭扫,尽量同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同时,肇庆积极倡导市民“无烟祭扫”,提倡市民以鲜花祭扫等绿色文明低碳方式祭祀先人。